教牧恩言

〈關愛探訪反思〉

姚慶生牧師      

       近月探訪一些往時認識的年長信徒,也趁機反思教會關愛探訪的意義。

      探訪是基督教傳統中重要的服侍,體現對會眾或社群的關愛,也源於基督的愛與憐憫(約翰福音13:34-35;馬太福音25:35-40),是信徒效法主耶穌關顧弱者的好榜樣,體現教會作為基督身體的團契,彼此扶持彰顯神的臨在。在探訪中彼此分享,各人的重擔可以互相擔當,探訪成為神恩典的管道(加拉太書6:2)。

      每個人都是按著神的形象受造(創世記1:27),探訪肯定人的價值與尊嚴。不少在病痛、孤獨下生活的人,藉愛心探訪得見證神的同在。一些針對長者、病患者提供個別關懷,也是教會傳揚神的愛的重要出口。

      牧養關懷是教會的核心使命(約翰福音21:15-17),得由牧者與信徒共同承擔。探訪是屬靈陪伴,幫助人在苦難中尋找盼望(羅馬書15:13)。退下工作的信眾可成立探訪隊,連同牧者分工探訪不同需要者。曾具專業訓練的人,更可提供危機關懷,幫助探訪者處理哀傷、失落等情境。

      探訪常伴隨禱告、讀經或聖餐,成為神聖時刻(雅各書5:14-15)。這些儀式能提醒受訪者與神及教會的連繫,強化其信仰根基。探訪者若能加入簡短靈修代禱,按受訪者的需要作出調節,能帶來適時的安慰。

      探訪得尊重個人意願,體現謙卑順服(腓立比書2:3-4)。探訪者動機要純正榮耀神,確保尊重受訪者自主權,保護其隱私,避免不當行為,特別在跨性別探訪中。

      探訪指向永恆盼望,提醒人在苦難中有復活應許(啟示錄21:4)。一切關懷行動都是天國愛與公義的預嘗,見證神的國度。在探訪中,能自然地分享信仰盼望,幫助受訪者面對死亡或絕望,本是結合社會公義去關顧貧困者,實踐神國的價值。

      教會能組織定期探訪,培訓義工以基督的愛服侍,甚至在疫情或受限期間,亦可利用視訊通話進行「線上探訪」,傳遞神的安慰。

      原來,關愛探訪根植於基督的愛與教會的使命,強調神的臨在、人的尊嚴及末世盼望。探訪得因應社會變遷,結合靈性關懷與實際行動,成為教會與世界連繫的橋樑、福音的彰顯、人歸信及愛主的管道。  


 

2025年七月份教牧恩

2025年六月份教牧恩言

2025年五月份教牧恩言

2025年四月份教牧恩言

2025年三月份教牧恩言

2025年二月份教牧恩言